2025-08-19 23:25来源:本站
在国内多个城市已被认定为违法行为
买一些紧俏车型和一些高档车,往往会遇到两种情况:第一是“缺货”,等待提现车的时间短则3个月,长则一年以上;第二是以加装、订金等各种名义,出现“加价”。只要你愿意加价,那么“缺货”的情况则会神奇般改变。
上周,深圳一家品牌汽车经销商因为加价售车被当地工商部门施以百万的重罚,加价售车这一车市的“潜规则”首次遭遇政策法规的强力约束。而包括成都在内的广州、北京、上海、杭州等全国22家城市消费维权单位在近期联合发布了维权观点:认定“加价售车”是一种违法行为,其不但违反了国务院价格监管法规,而且侵犯了正常排队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收取加价款实际上是收取商业贿赂,强制搭售汽车装饰则涉嫌不正当竞争。
加价已成风,加价要怪谁?加价算违法,这是早点提车的“潜规则”
“没办法,我去年8月就下订单了,但因为不愿意接受加价,所以到现在都还没有提到车。”消费者张先生深受经销商加价售车的折磨,“当时买车的时候,销售顾问就给我说过,如果愿意加装一些配件就可以在半年内提到车。如果不加,提车时间就要整整一年!”
上周,成都商报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走访了成都多家高档车汽车经销商,大部分经销商都表示某些车型的货源极为紧张,而对于加价的表达可谓五花八门。一位销售顾问在电话中明确告知记者,其车型没有现货必须要等,但如果选择1~3万元的“精品装饰”则可以优先提车。而对一款眼下车市大热的SUV,销售顾问甚至对加价也进行了“分类”,其中1万是直接加价,而另外2万是“附件加装”。可当记者看到其拿过来的加装清单时发现,大多在汽车配件市场数千元就可买到。
加价要怪谁?厂商、经销商还是消费者?
在记者上周的采访过程中,不少汽车生产企业将加价这一行为归结为经销商的个体行为,“厂商只提供指导价,不干涉4S店的销售行为,但为了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建议4S店采取加价售车的行为。”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汽车生产企业这种带有纵容和默许的态度,是不少车商敢于尝试加价的重要原因。
而经销商一方,则将加价的原因归结为车源紧张,“厂家的产能有限,我这个店一月到车不过20多台,但手上订单还有200多个,有时候被消费者催急了,还得去其他城市调车来救急。”一经销商负责人向成都商报记者大倒苦水,“热销车型资源紧张,我们每从厂家争取到一台车,就必须是以搭配几台滞销车型为‘代价’,这些滞销车只能是平进平出,甚至赔钱卖车。但我们店要生存,只能是通过对这些热销车加收一些费用,把我们赔的再弥补回来。”
另外,部分消费者的购车心态也是加价现象的重要成因。一些汽车厂商甚至利用了消费者的这种心态,人为制造出市场的“饥饿状态”来给消费者形成货源紧张的感觉,诱使其以更高的价格换取提车的等待时间。
加价算违法,处罚措施还待完善
加价卖车让不少消费者深恶痛绝,记者在对工商局等相关部门的采访中得知,目前成都关于汽车加价方面的投诉呈现增多的态势,“加价售车”的确违反了价格监管的相关法规,但由于法律法规尚待完善,对此类行为的处罚措施还在研究过程中。
成都商报记者在采访中得知,目前汽车售价不纳入政府指导价,是属于市场调节的一种商品。如果4S店没有明码标价或者在收费之前没有明明白白告知消费者,这都是属于物价局管理范围,可以严厉处罚。但如果“加价”没有成为强制行为的话,物价部门处罚起来非常困难。“在目前没有好的解决办法之前,我们只能建议,如消费者觉得销售商‘加价’不合理,可到其他店进行购买或干脆放弃该款车型。”一位工作人员表示。
尽管如何处理“加价卖车”这一违法行为的措施还在完善,但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部门对加价卖车进行惩处的态度已经鲜明,成都商报记者也将对这一现象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