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4 15:35来源:本站
作者:Kim Eun-jung
首尔,9月12日(韩联社)——在波士顿跑42.2公里复杂而艰难的赛道需要高强度的训练和耐心。然而,在1947年波士顿马拉松比赛上,夺冠并不是徐允福和孙基祯教练的唯一目标。
在光复两年后,他还穿着印有韩国国旗的t恤参加了跑步比赛。他实现了目标,并以2:25:39的世界纪录赢得了比赛。
姜济圭导演的新作《波士顿之路》讲述了1947年波士顿马拉松冠军徐某(任时完饰)和从自己的门生胜利中找到救赎的孙某(河正宇饰)的感人故事。
影片以1936年8月9日在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拍摄的著名照片开始。这位金牌得主低着头,把一棵小橡树抱在胸前,遮住衬衫上的日本国旗。
在他身后的是铜牌得主南成容(裴成宇饰),他的表情严肃地盯着自己的脚。
从1910年到1945年,由于韩国是日本帝国的一部分,孙基贤被迫以日本人的名字“孙基贤”参赛,金牌被记录为日本的胜利。
《东亚日报》在抹去胸前的日本国旗后,在头版刊登了孙鹤圭的照片。此后,孙鹤圭一直生活在日本政府的压迫和监视之下。
故事随后转移到1947年,也就是朝鲜从日本手中解放两年后。这个国家分为南部和北部,分别被美国和苏联占领。
现在居住在韩国的孙基祯在徐仁勋身上发现了一线希望。徐仁勋是一名新兴的马拉松运动员,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孙基祯”。他训练徐为1947年波士顿马拉松比赛,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举行的第一场国际马拉松比赛。
但是去波士顿的路很艰难。
在1948年大韩民国成立之前,在美国军事统治下的韩国被视为难民国家,这意味着运动员必须支付大笔押金并出示美国担保人才能参加比赛。
在驻韩美军和韩国人的捐赠下,徐;南,铜牌获得者;和孙乘美国军用飞机飞往波士顿。
在波士顿,徐代表和南代表穿着印有美国国旗的t恤,再次遇到了困难。但是,徐某和南某最终还是举着太极旗参加了比赛。
在最后的比赛场景中,徐世勋克服了臭名昭著的牛顿心碎山(Newton's Heartbreak Hill),并率先冲过终点线,打破了他的教练在1936年创造的世界纪录。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古装片,向孙基圭致敬。孙基圭曾被迫带着日本国旗跑步,并将余生奉献给了徐秀贤等韩国著名运动员;1950年波士顿马拉松冠军咸基勇;以及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金牌得主黄永cho。
以《生死》(1999年)和《太极旗》(2004年)等描写韩国历史黑暗时刻的作品而出名的姜哲圭导演,在以20世纪初动荡的韩国为背景的令人振奋的体育故事背后,传达了一种潜在的民族认同感。但他讲述故事的方式有时过于感伤和民族主义,这让人很容易预测。
他通过严格的训练,将体脂率降至6%,塑造出了精瘦、肌肉发达的跑步者身材。河某饰演了从悲伤、愤怒到喜悦的传奇长跑选手的情感深度,并与任某保持了恰到好处的平衡。
《波士顿之路》将于9月27日在当地影院上映。
ejkim(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