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0 07:29来源:本站
迪拜,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全球对下一波可生成人工智能的追捧,正在增加公众对一个经常被忽视但至关重要的环境问题的关注:大型科技公司不断扩大的水足迹。
包括微软(Microsoft)和alphabet旗下的谷歌(Google)在内的科技巨头最近报告称,它们的用水量大幅上升。研究人员表示,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竞相利用下一波人工智能。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的研究员任少雷(Shaolei Ren)今年4月发表了一项研究,调查了运行热门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如OpenAI的ChatGPT)所需的资源。
任和他的同事们发现,ChatGPT每10到50次提示就会吞下500毫升的水(大约是一个标准的16盎司瓶子里的水量),具体取决于人工智能模型部署的时间和地点。
每月上亿的用户都在这个流行的聊天机器人上提交问题,这很快就说明了人工智能模型有多“饥渴”。
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称将气候危机归咎于能源行业“就像将肥胖归咎于农民”
“游戏开始了”:世界上最大的冰山正在移动。科学家解释了为什么这很重要
“超越正当理由”:参加在迪拜举行的COP28气候谈判的化石燃料游说者人数创下纪录
该研究的作者警告说,如果人工智能模型不断增长的水足迹得不到充分解决,这个问题可能会成为未来对社会负责任和可持续使用人工智能的主要障碍。
ChatGPT的开发商OpenAI(微软部分控股)没有回应对该研究结果发表评论的请求。
“总的来说,公众对水问题的了解和意识越来越强,如果他们知道大型科技公司正在夺走他们的水资源,他们得不到足够的水,没有人会喜欢的,”任在视频会议上告诉CNBC。
他补充说:“我认为,未来几年我们还会看到更多关于用水的冲突,所以这类风险必须由公司来处理。”
数据中心是大型科技公司的命脉之一,需要大量的水来保持耗电服务器的冷却和平稳运行。
对于meta来说,这些仓库规模的数据中心不仅产生了最高比例的水消耗,而且还产生了最大比例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
今年7月,抗议者走上乌拉圭首都街头,反对谷歌建立数据中心的计划。在这个南美国家遭遇74年来最严重的干旱之际,该提案试图利用大量的水。
据报道,谷歌当时表示,该项目仍处于探索阶段,并强调可持续性仍然是其使命的核心。
在微软最新的环境可持续发展报告中,这家美国科技公司披露,从2021年到2022年,其全球用水量增长了三分之一以上,攀升至近17亿加仑。
这意味着微软每年的用水量将足以填满2500多个奥运会规模的游泳池。
与此同时,谷歌的数据中心和办公室在2022年的总用水量为56亿加仑,比前一年增加了21%。
两家公司都在努力减少水足迹,并在本十年结束前实现“水积极”,这意味着它们的目标是补充比使用更多的水。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他们最新的用水量数据是在各自的ChatGPT竞争对手推出之前披露的。运行微软必应聊天和谷歌吟游诗人所需的计算能力可能意味着未来几个月的用水量将显著增加。
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Stockholm Environment Institute)全球议程、气候和系统部门主管索姆亚?乔希(Somya Joshi)表示:“有了人工智能,我们看到了技术的经典问题,即你提高了效率,但随后会产生反弹效应,消耗更多的能源和资源。”
Joshi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举行的COP28气候峰会上告诉CNBC:“说到水,我们看到用水量呈指数级增长,只是为了给一些必要的机器提供冷却,比如重型计算服务器,以及使用越来越多数据的大语言模型。”
“因此,一方面,公司向客户承诺更高效的车型……但这在能源、碳和水方面带来了隐性成本,”她补充说。
微软的一位发言人告诉CNBC,该公司正在投资研究,以衡量人工智能的能源和水的使用以及碳的影响,同时致力于提高大型系统的效率。
微软发言人通过电子邮件告诉CNBC:“人工智能将成为推进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的有力工具,但我们需要全球充足的清洁能源供应来为这项新技术提供动力,这增加了消费需求。”
他们补充说:“我们将继续监测我们的排放,加快进展,同时增加使用清洁能源为数据中心供电,购买可再生能源,以及其他努力,以实现我们到2030年实现碳负、水正和零浪费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另外,谷歌的一位发言人告诉CNBC,研究表明,虽然人工智能计算的需求急剧增加,但为这项技术提供动力所需的能源的增长速度“比许多预测的要慢得多”。
“我们正在使用经过测试的实践来大幅减少工作负载的碳足迹;这些原则结合在一起,可以将训练模型的能量减少多达100倍,排放量减少多达1000倍。”
“谷歌数据中心的设计、建造和运营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与五年前相比,谷歌现在在同样的电力下提供了大约5倍的计算能力,”他们继续说道。
“为了支持下一代人工智能的基本进步,我们最新的TPU v4(超级计算机)被证明是世界上最快、最高效、最可持续的机器学习基础设施中心之一。”